9月3日上午,古滇康养园爷爷奶奶们相约来到老年大学,他们正襟危坐,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在前方的大屏幕,一起期待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的举行。
古滇康养园爷爷奶奶,有的是在战火中度过的童年,有的是经历过战争的背井离乡,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,是刻在他们生命里的深刻印记。当国歌奏响,国旗升起,室内瞬间安静下来,只剩下屏幕里传来的激昂乐曲与解说声。随着阅兵式的画面缓缓展开,威武的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,先进的装备列阵前行,爷爷奶奶们的眼眸里泛起光亮,原本略带松弛的神情变得格外精神振奋,那眼神中满是对新中国今日强大的骄傲与自豪,藏不住的激动在皱纹间悄然流露。
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,那里有森林煤矿,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……”这首《松花江上》,诞生于1936年的烽火岁月,唱出了千万东北同胞的亡国之痛,也点燃了全民族的抗日斗志。在黄瑛奶奶的带领下,康养园的家人们一起合唱《松花江上》,爷爷奶奶们的声音或许没有专业合唱团的优美,但他们的歌声中蕴含着对历史的真实记忆和对民族的深切热爱。 来自北京的李奶奶说:“自己在北京也曾经参与过阅兵活动,为伟大的祖国骄傲!”,95岁的赵奶奶回忆起当年也是激动不已,“小时候日本人来了,村里的大人们就让大家躲起来,要是有今天的队伍,才不会被欺负”,来自湖南的刘奶奶回忆起战争给自己家庭带来的苦难不停地哽咽,她说“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,看到今天祖国这么强大,我很自豪”。长辈们是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全程见证者,那些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变迁,那些从苦难中淬炼出的希望,都化作此刻心中难以言喻的激荡,这份对国家的深情与对时代的感慨,是未曾亲历过那段岁月的年轻人,难以完全体会的厚重。 阅兵式落幕,激昂的情绪却未散去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活动,不仅让长辈们触摸到民族复兴的脉搏,看见祖国如今的繁荣盛景;更像一座桥梁,让在场的年轻人透过老人们的眼神与歌声,读懂了今日安居乐业的来之不易——那是无数先辈用热血与坚守换来的和平,是值得永远珍惜、用心守护的宝贵财富。